10.文创衍生精品。注重挖掘京味文化和“双奥之城”等元素符号,加强品牌化运作,推动文化衍生产品创新升级。鼓励融合故宫、长城、京剧等IP,结合现代设计与科技手段,开发兼具中式美学与现代感的文创产品。鼓励发展创意潮玩产品,支持开发智能玩具、盲盒、手办等。丰富数字文化创意产品矩阵,积极发展虚拟时尚等新兴业态,支持通过“数字孪生+在地文化”模式开发特色创意精品。
三、重点专项行动
(一)“设计+人工智能”提升行动
谋划建设未来设计实验室,促进产学研用协同,探索成果转化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开展设计领域垂类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示范应用,构建标准化设计要素数据集,运用生成式AI设计、虚拟样机制作、沉浸式用户体验和设计智造交互等,压缩研发周期,加速产品迭代,实现降本增效。强化数字化、智慧化工业设计工具链的自主研发及推广应用,支持企业构建工艺参数库、专项素材库,培育智能化设计应用生态。
(二)服务型制造拓展行动
打造一批“精于制造又擅长服务”的标杆示范企业,鼓励企业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共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服务等资源能力。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实现网上接单与协同制造、敏捷供应的无缝对接,促进全产业链贯通达标。组织建设一批以设计为驱动的“小而精”“小而美”时尚新工坊,汇聚设计人才,打造从研发到小批量试制的全流程精益生产示范,加强设计与需求的匹配,发展用户参与设计和制造的生产模式。
(三)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行动
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生产生物可降解、可循环、全天然和可再生材料,拓展可持续材料的应用。推动企业培育绿色创新设计能力,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生产环节绿色化,组织创建时尚产品生产的绿色工厂和花园工厂。支持发展基于“互联网+”“智能+”的回收利用与共享服务新模式。鼓励企业获取国际可持续发展评估权威认证、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标识认证。
(四)体验消费场景建设行动
鼓励打造“可观、可玩、可购”的沉浸式体验,拓展品牌实体店、非遗展览馆、科技互动展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消费场景,打造集产品认知、品牌展示、深度体验于一体的新零售模式,激活产品消费动能,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在商圈、景区、文化产业园区等打造创意市集,丰富消费品供给场景,满足创意、个性、情绪消费需求。支持一批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首试首用,加速产品研发迭代,拓展机器人后服务市场。
(五)时尚产业载体集聚行动
布局一批时尚特色产业园区,提供集设计、制造、展示、直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集聚空间,构建多元开放的时尚生态。引育一批国际知名标杆企业,鼓励在京落地设计研发总部、品牌总部、销售总部等,构建“研发设计中枢化+生产制造网络化+服务功能平台化”的协同模式。加快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打造时尚企业孵化器。推动昌平小汤山美丽智造园建成集定制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高端化妆品及医美健康产品研发制造承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