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质量和技术指标的评判是保证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自《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实施以来,对产品技术指标的控制较《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有了显著提升,也推动了行业认知的提升和检验评价能力建设。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于检验和评价也产生了全新的问题。不难发现,随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发布和检验方法的增补,对同一指标可能对应有多种检验方法,这就使得很多检验项目在进行检验时面临有多种检验方法可供选择的问题;而不同的检验方法又对应有不同的灵敏度,这就可能使检验结果出现差异。下表中举例了部分检验项目和对应检验方法的差异。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及出处 | 检验方法 | 检出限 |
黄体酮 | 雌三醇等7种组分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第四章2.4) |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 0.003µg |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法 | 0.004µg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 |
米诺地尔等7种组分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第四章2.5)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0.5ng/ml |
化妆品中激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年第66号通告附件1)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 0.6ng/ml |
米诺地尔 | 米诺地尔等7种组分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第四章2.5)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0.2ng/ml |
米诺地尔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第四章2.25)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0µg/g |
镉 | 镉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第四章1.5)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0.007mg/L |
锂等37种元素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第四章1.6)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0.02µg/L |
氧氟沙星 | 依诺沙星等10种组分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第四章2.3)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10ng/ml |
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年第66号通告附件2)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0.025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