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日化协会

微信​公众号

京日化协会
Beijing DAILY Chemical Association
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会员登录
2025生命谷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 作者:昌发展 | 发布时间: 2025-03-07 | 74 次浏览 | 分享到:

引言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市正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昌平区作为首都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正全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此背景下,昌平区着力打造合成生物制造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3月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丹纳赫集团主办、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昌发展集团承办的2025生命谷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研讨会在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以“合生万物,质创未来”为主题,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唐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陈航,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厚廷,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景昶,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未来科学城党工委书记甘靖中,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柳强,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医药化工部主任宋雷,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荣誉科学博士、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张先恩,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宏翔,双鹤药业合成生物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黄科学等百余位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界、学术界以及投资界的重要嘉宾受邀出席。各方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胶原基生物材料创新联合体成立和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激发创新活力与产业资源的高效对接,推动合成生物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始终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完善创新要素配置、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吸引了一批外资机构扩大在京投资,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不断突破。希望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与管理优势,将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北京,助力京津冀区域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升级。北京市将持续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生态,为合成生物产业在京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唐颂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昌平区着力打造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效。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生物医用材料制造、细胞基因治疗等都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储备。作为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昌平区合作的优秀项目,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将会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茁壮成长。接下来,我们将会持续关注和支持昌平,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服务保障。”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唐颂

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在致辞中表示:“昌平区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聚焦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收入突破千亿元,通过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制造新赛道,昌平已建成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集聚93家企业,入选北京市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希望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助力区域产业升级,昌平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打造“投资+临床+孵化+园区”四位一体生态圈,为创新主体提供一流服务。”

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

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表示:“作为丹纳赫最新在中国落成的五大区域中心之一,该中心的启用标志着丹纳赫在服务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丹纳赫‘创升中国’本土创新战略的又一重大突破。未来,丹纳赫期待携手多元伙伴利用好这一创新平台,支持打造全国范围内的生命科学和生物经济高地。”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

胶原基生物材料创新联合体成立,

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次活动中,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昌平区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的重要时刻——胶原基生物材料创新联合体的正式成立。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生物技术药物研究部主任张贵锋,广西福莱明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易祥,多美康(北京)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栋,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康健,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冰冰,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海航,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殷诗玉共同为联合体揭牌。

胶原基生物材料创新联合体聚焦胶原在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共性问题,由昌发展联合中科院过程所、高校及2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该联合体旨在深度融合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汇聚2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突破胶原自组装等10余项关键技术,解决生理胶原制备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引领胶原蛋白技术的基础前沿研究,打造胶原研究的创新生态,提升我国胶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效能。

此外,昌发展还联合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在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内搭建了医用材料生物制造科创平台,围绕生物医用原料研发、产品制剂、功效评价等技术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提供第三方检测、小试中试、动物试验、产品申报注册等关键技术支撑,以及知识产权、融资和学术交流等科技服务,致力于打造生物医用材料全链条服务新生态。

胶原基生物材料创新联合体的正式成立,加速实现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应用的转化,推动我国生物材料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

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合成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等措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高地。 

本次研讨会中,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未来科学城党工委书记甘靖中,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唐颂,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陈航,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景昶,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厚廷等领导共同为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揭幕。

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是由昌发展联合丹纳赫集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打造,中心面积约1.53万平方米,建有高通量菌株构建筛选、质谱检测技术应用、医用材料生物制造科创三大平台。针对不同平台的需求,中心针对性地打造了不同的产业空间。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作为昌平区合成生物产业的重要平台,集创新孵化、技术服务、产品转化及学术交流于一体,为合成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正式落户于此,其高通量菌株构建筛选平台、质谱检测技术应用平台等前沿设施,将为昌平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将进一步推动全国生命科学和生物经济高地的建设,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昌平,为合成生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主题分享聚焦前沿,

明晰发展路径方向

在本次论坛的主题分享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合成生物技术的前沿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合成生物学资深专家,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张先恩以《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为题,深入剖析了合成生物学发展和对生物制造的关键推动作用。他表示:“合成生物学通过重新设计生物系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其在医药、农业、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成为未来生物经济的核心驱动力。”